亲子对话:从操控指责到信息引导_每日观察

2023-04-20 10:59:43 来源:温州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岁小朋友米粒说:“妈妈,我想看一会儿动画片。”米妈说:“我们之前规定好每天只能看两集,你今天早上已经看完两集了,今天的时间就用完了。”小米粒继续说:“那我还想看啊。”米妈平静且微笑着说:“是啊,动画片那么好看,如果能一直看一定很有意思,现在不能看一定很不开心。可是每天看两集的规则是咱们两个一起制定的,咱们得说话算数啊,你说是不是?”小米粒撅着小嘴很不情愿地点点头。米妈接着说:“我们还有好多事可以做,比如画画、玩积木还可以跳绳啊。”小米粒立马跳着小脚说:“好啊好啊,咱们去跳绳吧,我都能跳100个了!”

以上对话的一幕,相信很多家长都很羡慕,很多家长也由衷地感慨要是我家小毛驴也能这么听话就好了。事实上这样的家长在管教孩子时也没少费力气,遇到相同的要求,他们也会很多遍地说:我早就说过,每天只能看两集,今天时间用完了,你就不能看了。小毛驴们继续说:那我还想看啊!家长们说:规矩是咱俩一起定的,你说话要算数,今天说不能看就一定不能看。你要是偷偷摸摸看,看我怎么收拾你!小毛驴此刻正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满脸怒气的妈妈,不知道不能看了还能干点啥。

比较以上两组亲子对话,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哪一个孩子更愿意自觉自愿去遵守规则呢?肯定是小米粒,因为米粒妈妈采用的是信息引导型对话。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在面对亲子间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对话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信息引导型,这样对话既表达了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也解释了规则背后的原因。因而有助于孩子认同这些规则,甘心信守自己的承诺并乐于去遵守。同时家长给出的信息中有多样性,这样既能帮助孩子从看动画片一根筋的思维中发散出来,还给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这样他又可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并乐在其中。这种对话的背后是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创造的是遇事多协商多讨论的平等民主的家庭风格。

相对信息引导型,另外一种就是操控指示型对话,这种对话的特点重在约束孩子的行为,言语中很多次强调的是“你”要怎样怎样,这是典型的指责型对话,并且更多的是发泄自己的愤怒。而不去强调规则对每一个人都是有效的。曾经有一个初二的学生给父母写信说:“我真是不理解为什么每天抱着手机躺在沙发上从不看书的两个人,却指责我这个每天在读书写作业的人。”这就是缺乏平等和尊重、理解和以身作则,会给人造成压迫感及不服气,让孩子觉得你就知道管我,你要是不在的话,我就自由了。所以当家长不在场无法监督的时候,孩子就会故技重施,偷偷摸摸伺机作案,带来的结果就是猫捉老鼠的游戏无数次上演。家长气得差点心脏安支架,孩子也是一肚子委屈仿佛生活在牢笼中。这归根结底是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不理解以及对孩子有选择权的漠视。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要么就是遇事没主见不敢作决定,要么就是等到青春期人高马大的时候加倍逆反和对抗,甚至故意破坏规则来宣示自己有选择的权利和掌控的能力。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遇到这样的事情谁不生气啊,当然遇到和自己理想期望值相差比较大的时候,人会本能地生气、焦虑甚至是愤怒。话说“发怒是本能,治怒是本事”,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上,为人父母者都要修炼治怒这个本事,遇事三思而后开口。如何三思呢,从多多留意自己常用的这些词开始:你必须……你不能……你一定要……我不准你……不要让我知道,否则你看我怎么……如果你意识到这些词语经常从你的嘴里溜达出来,那一定花点时间转换成,“我”或者“我们”开头的句子,这样就会避免自己的说话风格是操控指示型。同时还要重视规则的一贯性和持久性,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见人下菜碟,即遇到家里来客人或者老人在场时一切规则就靠后站。

有研究显示,规则有助于孩子健康发展。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群体生活中规则是保障每个人自由的必要手段。那些家里规则清楚、始终保持一致,且合理可执行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更多的信心,也会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在自己的掌控中,会更用功学习,成绩也较为优秀。究其原因就是孩子和家长多次沟通后能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导致的后果是什么,这样有助于他们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并给自己制定目标和规则,以避免犯错。

追求卓越是人的本性,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他们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世界上的。而那些生活在规则意识不清且不稳定的、父母情绪易怒、高控制感、指责型家庭的孩子,更加自卑胆小、认为成绩不好是老师和父母的责任并且遇事不能主动解决而更多地选择逃避。

为人父母者不能单纯期待教导孩子短时间遵守规则,同时更要意识到让孩子自觉自愿地遵守规则更有利于培养出自律自信自强,有自己的使命愿景和正确价值观,能够寻找到幸福,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老话说得在理,种什么花结什么果。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