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有一种温暖,叫善良_当前滚动
看到温暖一词,很多人自然便会联想到阳光的普照,联想到天气的不冷不热,联想到寒冷的驱除和冰雪的融化,联想到草木的郁郁葱葱,联想到花团锦簇,联想到瓜果飘香,联想到体表感觉的舒适,也会联想到心中的愉快、舒畅、暖意与热络。这当然是一种正常的思维链接,是一种美好的联想。
与寒冷、冰冷、凄冷、清冷、阴冷、湿冷、孤冷等冷感觉正好相反,温暖,既指人的外部环境的和暖、和煦与宜人,也引伸为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欣赏、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成就,用一颗炽热的心感化着另一颗心的炽热,让真诚、真心予以传递,让温情、温和实现传达,让友善、融洽得以体现。
不管是天造地设,还是人间酿制,温暖始终是一种绝对给人带来舒服的好状态、好氛围、好感觉和好气象。一个人如果被温暖所环绕,这个人必然会觉得幸福与快乐,并精神倍增;一个家如果充满温暖,这个家必然是温馨四溢,人丁和睦,万事兴旺;一个单位如果充满温暖,这个单位必然具有吸引力和战斗力,拥有齐心协力的喜人局面;一个地方如果充满温暖,这个地方必然令人心往神驰、人潮涌动、繁荣昌盛;一个社会充满温暖,这个社会必然民风淳厚、互帮互爱、和谐有序。温暖,绝对是所有正常人的向往和追求。
(资料图片)
自然界的温暖是随着阳光的移动而移动,顺着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和恒定性,人们要拥有这种温暖,只需要顺天时、选地利。但这种温暖往往只能抵御天气的恶劣,给人提供体表的舒适,满足人们身体和生理的需要,对于人的精神需求却没有正向作用。
唯有人与人之间互动所产生的温情和温暖,却是真与真的互换、诚与诚的互表、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爱与爱的换取。它是人们意念中的太阳,是人们在友好的互动中散发出的精神光芒,照耀着你我、抚慰着你我、感动着你我、激励着你我,使人暖意融融、甜美滋滋,拥有一种爽爽的幸福感觉,倍觉人生的美妙。
人间的温暖最走心、最动人、最具吸引力、最富感染力。只是人间温暖的有与无、多与少、厚与薄却决定于人类自身,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能动,决定于人们的思想是不是拥有善念、语言是不是包含善意、行为是不是体现善举。也就是说,人间的温暖需要心的呼唤和传递,需要爱的表达和奉献,需要来自人类心地的善良。换句话说,人间最动人的温暖其实就是来自人类的彼此善良。要构筑起社会的温暖,要体会和分享到人间的关爱,每个人都应付出相应的努力,这种努力就是要看重善良、学会善良、奉行善良。
一个人要做到善良并不难,关键就看你愿不愿意选择、愿不愿意奉行、愿不愿意坚守。善良,绝不是空喊口号的事,也不是门面的装饰,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难以操守,它其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利他行为和利人表现。它是别人负重上坡时的后背推手,是你发现有人身处危难之时的尽力之助,是看到过往伤害自己的人被深深伤害也会表示同情,是面对曾经的敌人却不愿意冤冤相报,是不在暗处做损人利己的恶事,是虽然羡慕别人唾手可得的幸福却不加以破坏,是对他人成功或成就的乐见其成,是对他人面子的顾及与尊重,是对方向迷失者的一句忠告和指点,是对失意者的几句真诚安慰,是对他人亮处的欣赏、短处的包容、难处的体恤,是对他人求助的积极呼应,是不强人所难的自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所有欲,亦不强加于人”的遵循……甚至,它只是一个对待他人的真诚的淡淡的微笑或善意的点头。善良,就是这么简单而具体,奉行起来似乎是举手之劳,只要你愿意暖眼看红尘,把他人装在自己的心中你就可以做到。
但一个人愿不愿意善良,是不是真心的善良,却能照见其心地的好坏、胸襟的大小、眼界的宽窄、境界的高低和修养的深浅。奉行善良的人必然是心中有光、眼里有人,并且爱心常驻,拥有情感质朴、品质高贵、境界高尚、精神成熟、心灵丰盈的好品行。而邪恶的人,心里阴暗,报复心重,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损人利己,欺善怕恶,以别人的不幸为乐,缺乏同情心。
有人一定会问,不是有“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俗话告诫吗?不是有农夫和蛇、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的深刻教训吗?现实中不是还常有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帮人反遭被指责甚至被敲诈的事情发生吗?我为什么要善良?我若善良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笨蛋和傻猫吗?这样的担心与疑问不是没有来由的,更不能简单地被标签为“境界低下”和“自私自利”,因为历史和现实中确实存在善良被邪恶欺负、好人被坏人利用的情况。但这样的疑问反映的毕竟只是少数或是极端的现象,温暖始终是人们的美好向往,做人要善良始终是社会的普遍推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也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却是千真万确,“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也是爱和福的积极回应与互动。我们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不能因噎废食和讳疾忌医,而是要始终光大好“人之初,性本善”的本性,向好向善,心怀仁慈,初心不改,终身不悔,只是注意在行善的过程中多长一份心眼、多用一份智慧,保持好做人的底线,坚守好做人的基本原则,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该坚持的不退让,该拒绝的不含糊,该狠心的不犹豫,该亮剑的不迁就,让善良长出应有的牙齿,不把善良用错了对象和地方,更不让善良成为助桀为虐、恶人横行的通行证,成为贪得无厌和肆无忌惮的保护伞或是助推器。
其实,真正的善良,是不问出身,不分尊卑,也从来都无关利益得失。它是于无声处显悲悯,不造声势,不图回报,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对社会、对生命、对自然的真切关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为人处世,是心连着心、心暖着心的惺惺相惜,是“发自己的光却不灭别人灯”的基本操守,是“走自己路,守自己嘴,不打扰他人”的安分守己,是“你给我搭台,我给你让路,你让我高兴,我不给你添堵”的投桃报李,是“宁可负我,切莫负人”的宽怀大度,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珍惜情怀,是“人同此心,心同此意”的感同身受,是“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的自我要求,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基本遵循,是“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的心安理得。善良的人,品质如水,滋养万物,总是心地纯正,善心常驻、善念长存、善意常传、善行常施,对他人的合理总是不动声色地予以成全,一切都是那么自愿、那么本真、那么自然,视行善为快乐,把为善当本分,没有做作、没有哗众、没有邀宠,但却释放出关心、关照和关怀,散发出友洽、友仁和友爱,播撒的都是人间之关爱。善良的人身上散发出的信息,不是香香的气息,就是甜甜的滋味,抑或就是和煦的春风,使人倍感适意、倍觉温暖。善良的人兴许遭受过一时的误会、误解和委屈,甚至还遭受过嘲讽抑或是恩将仇报,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等“好人好报”效应,却会使善良的人播种心安,收获宁静,享受快意,迈向高尚,靠近崇高。
雨果说过,善良的心就是太阳。马克·吐温也说,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人“听见”。善良的心,确实像真金一样闪光,也像甘露一样纯洁。善良,是一道别样的美丽风景,能够发射出神奇的光和热,照亮着人们有序前行,温暖着人们的心房。善良,是永远不令人厌恶的一种做人品德,犹如天使一般,即使穿着褴褛的衣裳,也会得到人们的尊敬与崇尚;即使弱小和纤细,也会让人感到无比伟岸与高大。为了人间的美好和温暖,也为了自己人生之路的稳健,为了自己内心的充实和安然与坦然,我们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应该理直气壮地向好向善、抑恶扬善、推贤乐善、积德累善、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做人善良,永当温暖世界的太阳,既温暖着别人,也照亮着自己。
做人,不一定要有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无须非把日子弄得个轰轰烈烈,也没必要非把自己装扮得光鲜亮丽和高贵伟岸,可以普普通通,可以平平凡凡,甚至还可以卑微渺小和悄无声息,但一定要修一颗既利己又利人、既利周边又利社会的善良之心。(石川)
(原载于《文艺生活》2023年第5期)
石川,中国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湘评论》《湘江文艺》等报刊,著有随笔集《人生如字——谐音字趣谈》(人民出版社出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