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现了一次“逆袭”
中国作者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份额首次超过美国
【资料图】
最新更新的“自然指数”显示,2022年,中国作者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份额首次超过美国,排名第一。
这个“第一”,实现了我们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方面的一次“逆袭”。科技界人士纷纷点赞转发。
说起这个“自然指数”,不少人可能并不是特别了解。但全球顶尖的《自然》科学杂志你应该知道。它们都归属于国际知名科技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
“自然指数”由“施普林格·自然”下属的机构编制并发布。这个机构通过追踪发表在82家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上科研论文的作者单位信息、机构关系,形成“自然指数”,以反映一个机构和国家/地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高质量产出及合作情况。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一篇论文完全由中国的研究人员发表,就给中国计1个“份额”。统计发现,2022年,中国作者的“贡献份额”为19373份,排名第一,美国则为17610份。
受访的科技界人士认为,“自然指数”是自然科学领域重要的“风向标”。中国首次获得这个“全球第一”,反映出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硬核”提升。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CEO佩特斯近日接受“千笔楼”采访时透露,20世纪80年代初,《自然》只有不到1%的文章涉及中国作者。如今,这一比例超过15%。
佩特斯说:“目前,不仅在科研数量上,而且在科研质量上,中国表现日益突出。”
对自然科学来说,基础研究实在是太重要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打过一个比喻: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共同构成一座“金字塔”,应用技术是金字塔的上部,基础研究则是金字塔的底部。新技术的出现,让金字塔的应用部分不断长高;基础研究的进步,则是在不断扩大金字塔的底部。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也非常贴切。
我们普通群众日常生活中,可见可触、可用可感的各种应用,诸如高速铁路、移动支付、自动驾驶等等,都是在基础研究的这个大根系上开出的花、结出的果。
基础研究的“最先一公里”越深厚,应用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才会越宽广。
只有不断夯实金字塔的底部,应用技术才能挺得更高、走得更远。
这也正是很多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深耕基础研究的原因。
资料图:2021年10月21日,在北京展览馆拍摄的科技创新成就展展出的月壤样品。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中国取得这个“全球第一”,其实也属必然。
所谓“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可谓下了“血本”。有一组最近十年的数据跟大家分享:
——从数值看,我国基础研究总经费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1951亿元;
——从增速看,年均增长近14.6%,接近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速度的2倍;
——从占比看,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6.3%,已经突破了“5%”这一重要关口。
基础研究投入增长背后,是全社会研发经费同步大幅增长: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8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这无疑是基础研究投入加大、能出成果的“源头活水”。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不少地方政府在基础研究经费的投放上,尝试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一些研究项目属短期内看不到应用场景的“无用之用”,但能构建新的科学知识体系,政府也积极支持。
持续的投入、更宽松的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才迎来如今学术上的收获,也算是应验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规律。
回望历史,基于国情和现实的通盘考虑,我们的很多短平快的实用技术,从追跑、跟跑,到领跑,短时间内实现了“弯道超车”,并为基础研究赢得了时间、积累了资源。
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这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明确要求。
从国际领域看,基础研究的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正向基础前沿前移,这也迫切需要我们始终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去解决关键技术。
基础研究反映的是原始创新能力,属于“慢工出细活”,没有什么“立等可取”。来不得急功近利,也需要只争朝夕,必须咬定青山,久久为功。
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低垂的果实已基本摘完,剩下的例如可控核聚变、摩尔定律的物理极限等等,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我国基础研究的短板还大量存在,“卡脖子”的问题还不少,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只有基础研究这个“巨人”足够强大,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应用科学,才会“山高我为峰”。
“钱学森之问”,困惑中国科技界和中华民族几十年。今天,当我们面对这个“逆袭”时,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的底气,是不是会更强一些?有理由期待,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在不久揭晓。
来源:新华社 编辑:李钰
标签: